• 索引号:11370100MB28678636/2024-00141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大数据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7-02成文日期:2024-07-02

标题

关于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建议

提案者

赵寿娟

政协提案领域

经济发展

承办单位

市大数据局

答复时间

2024-07-02

答复内容

赵寿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体系变革,推动“机制融合”

一是明确部门数据管理处室职责。市委编办会同市大数据局,坚持职责全覆盖,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市直部门(单位)数据管理工作职责和内设机构,承担数字济南建设重点任务的部门,14个市直部门单独设立数字化建设推进处或相关处室加挂牌子,其他党政群机关、市直属事业单位在办公室等综合性处室明确数据管理职责。二是建立健全数据官制度。市大数据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数据官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重点构建“首席数据官-数据执行官-数据官-数据专员-数据联络员”5级架构,推动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全面构建数据官工作体系,建立了645人的数据官工作队伍,济南市数据官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数据官主要职责。负责推进本部门(单位)、本企业、本系统数字化转型,落实数字济南建设各项任务;负责统筹本部门(单位)、本企业、本系统信息化项目申报、建设、验收、运维等工作,加强信息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化项目立项、验收行使“一票否决”权;加强本部门(单位)、本企业、本系统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数据共享、开放和融合创新应用;协调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要素×”重点行动、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和数据要素统计等工作;支持配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抓好智慧应用场景打造;配合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二、打破条块掣肘,推动“数据融合”

一是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量质并举抓好数据汇聚治理,开展公共数据归集行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已汇聚部门数据228亿条,汇聚量较行动前提升225.7%。狠抓数据治理,编制《济南市公共数据元数据编制规范(试行)》,制发《济南市政务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强化部门数据质量管控,37个部门198个政务应用实现元数据自动探查。二是强化数据共享开放。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发布数据共享目录1.2万个,保障批量数据交换6亿余条,有效支撑各单位数据共享需求。提供近1000万人次数据比对服务;起草《济南市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办法》,已进入立法程序。截至6月底,共向社会开放3443个数据目录、25.4亿条数据,数据容量超过100亿条。三是推进数据流通应用。大力推进“数据要素×”行动,成功举办山东省分赛暨济南市选拔赛。加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我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数据要素券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定,均已完成初稿。持续完善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功能,已入驻9家授权运营商,29家数据应用单位,500余项公共数据资源,上架200款精准授权数据产品。着力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化,已指导全市200家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济南能源、济南公交等15家企业率先完成入表,合计入账金额超3200万元,数据资产评估价值约2.8亿元。

三、践行为民之本,推动“服务融合”

一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上中台”,已完成12个部门单位75个政务服务事项“上中台运行”;完成济南“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共计113个服务场景的迭代更新。二是拓展移动政务服务。“爱山东”APP济南分厅功能应用已达2200余项,打造“关键小事”专区,推出租房补贴、大学生留济补贴等服务,完成首批50项关键小事应用服务上线,新增品牌旗舰店服务2个。政务服务大模型“泉心泉意”上线试运行,实现我市民生关键数据授权边说边办服务和“爱山东”济南分厅近300项高频服务语音唤起服务。三是加强“鲁通码”应用推广。上半年,“鲁通码”接入各类场景场所12个,实现4个景区扫码入园,接入访客登记、图书借阅等场景,累计生码45万人次,亮码268万人次。四是做强线上帮办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地图功能。6月底前,完善各类政务服务机构点位信息,提升事项信息与地址信息精准匹配水平,实现信息查询、地址导航更加精准高效。完善政务服务预约机制。9月底前,完成新梳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与预约平台对应,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预约、排队提醒等个性化服务。探索运用自然语言大模型,融合事项标准化提升成果,重构“智惠导服”业务知识库框架体系,不断提升“智惠导服”智能答复和精准回复水平。五是拓展政务服务“云大厅”功能。推进“云大厅”市级专业大厅、区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研发上线掌上端入口,拓宽“云大厅”智慧受理业务范围,12月底前,至少上线500个事项,群众“云端”办事体验感大幅提升。六是持续强化自助终端建设。深入挖掘自助终端应用场景,完善税务、不动产等领域高频应用。12月底前,实现“云大厅”智慧受理事项全部在自助终端上线,积极申报自助终端建设国家标准。

四、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治理融合”

一是加强数字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政务云建设,搭建信创平台,形成“一云多芯”服务架构,性能容量居全国前列;依托政务云部署海若大模型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完成首例政务大模型入驻和业务测试。建强“城市大脑”,依托指标体系运行平台,已汇聚指标数据1800项;通过“山东通”科学决策综合服务应用,将我市329项经济类指标接入省“齐鲁智脑”平台。持续提升数字济南建设影响力完善政务云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整合供应链管理平台,筑牢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基础。二是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受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并给予资金奖励。建成应急指挥平台门户,涵盖清雪除冰、森林防灭火等8个专题,集成35个高频使用系统。联合交警部门推动“绿波城”建设,筛选8个“AI+感知+互联网”试点路口,初步搭建起“前端感知+后端智控”绿波引擎平台。三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聚焦便民服务、文体教育等方面,打造“智慧食堂”“一键挪车”“智慧图书馆”等应用场景;拓展市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指导有条件的社区接入物联感知设备,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四是持续培育特色场景应用。组织开展2024年(第一批)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征集评选活动,征集应用案例147个。持续拓展“泉城链”“泉融通”“政保通”应用范围和层次,推动建设多车监管、助企融资、泉城数字体征大模型等场景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数字政务建设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济南市大数据局

2024年7月2日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