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部门计划及总结
索引号:
11370100MB28678636/2024-002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南市大数据局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4-12-30
有效性:
文件登记号:
济南市大数据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12-30 10:29 信息来源: 济南市大数据局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市大数据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履行数字济南建设综合协调专班职能,全力推进数字济南建设293项年度任务落实,聚力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数字济南建设“两年重点突破”目标完成,数字经济成为我市重要经济增长极,数字生态指数、开放数林指数、数字城市竞争力分列全国第8位、第2位、第14位,分别较2023年前进2位、2位、1位;入选国家信用数据返还试点城市,成为8个试点城市之一。1个案例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1个案例入选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8个应用场景入选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场景清单”。现将各项考核目标任务完成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智慧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一是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我市成功入选省级五星级新型智慧城市,连续6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争取省级智慧城市建设奖补资金718万元。钢城区和莱芜区、商河县分别入选省级四星级成长型、基础型新型智慧城市。累计建成基础型及以上智慧社区475个,2个社区新入选省级标杆社区。二是优化提升“城市大脑”。推动公安、应急、生态、交通等重点领域“一脑统管”,累计汇聚城市运行指标2100余项,建成经济运行、城市运行等专题库35个,有效提升决策分析数字化水平。三是迭代升级数字济南总门户。持续加强系统和平台接入,丰富数字济南门户场景库,新增接入10个明星应用场景。打造清雪除冰、森林防灭火等8大专题,集成36个高频应用系统,全年支撑保障市领导指挥调度活动58场。四是积极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数字济南体验馆建成投用,让更多市民感受到数字化建设成效;加快推进“绿波城”建设,示范区内路口延误指数降低10%以上。

二、公共数据资源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持续加强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接入数据417亿条,建成全市通用共享“数据湖”,为全市71个部门(单位)提供数据共享调用支撑53亿余次,保障数据交换12亿条。二是常态化做好数据开放。以政府令形式印发《济南市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管理办法》,重点推进教育、社会民生等6个领域数据开放,新增开放数据目录437个;公共数据开放网累计开放数据26.2亿条。三是深化“数据直通车”建设应用。平台新上线数据应用模型87个,累计上线132个,提供查询比对服务3000余万次,敬老助残等补贴复核的精准率和时效性提升10%以上。

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推进。一是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印发实施《济南市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成立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建设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制定数据要素集聚区建设评估指南标准,章丘、高新等3个集聚区通过评估。二是推动企业数据入表。制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发放首批“数据要素券”,34家企业开展数据入表,合计入账金额5200余万元。三是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出台《济南市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建设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发布公共数据产品近300个。四是培育数据要素生态。相继组建成立济南大数据公司、市大数据协会,密切联系服务企业,培训企业500余家。探索开展数据企业和数据产品入库登记,培训数商企业300家以上。

四、数字机关运行效能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机关办公“一网协同”。依托数字政务业务协同交换系统,累计完成与35个市级统建或部门自建系统对接,有效打通机关业务协同“最后一公里”堵点。完成“山东通”济南市微门户建设,全面推广数字会务应用,完成270余个市、区县会议室数字化建模。二是深入推进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改革。依托市机关内部“一次办成”平台,7700余项机关事项上网运行,完成基层数据管理等17个机关内部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实现10项事项省、市跨级联办。三是数字赋能基层减负。制定《济南市加强基层数据治理实施意见》,编制填报事项清单和系统清单;搭建基层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市、区县、街道(镇)、村(社区)四级数据赋能体系,累计为基层减少人口、房屋等330余个重复字段1000余万次填报,有效减轻基层数据填报负担,并在国务院办公厅电政办组织的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五、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强化掌上政务服务。“爱山东”APP济南分厅累计上线应用服务2300项,推出“关键小事”服务50项,上线特色“品牌旗舰店”6个;打造“智慧审批”服务专区,累计上线服务200项;建设“一件事”服务专区,上线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高效办成一件事”22个。完成“爱山东”济南分厅5.0版本,上线提醒消息推送、视频导办功能,制作高频应用导办视频20个。二是加快打造“无证明城市”。更新发布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实施清单,全市2.4万余个事项“免提交”。持续拓展“鲁通码”覆盖场景,实现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20个场景全覆盖。三是深化政务信息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制发《济南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全年审核政务信息化项目205个,审减资金2.55亿元;联合市财政局开展2025年度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核,203个申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成功探索通过国家专项债支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新路径。完成20个部门常态数字化诊断工作。

六、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快新一代政务云建设。搭建政务云信创平台,信创平台通用算力约7万核VCPU,存储达到4PB,云数据库实例达350余例,已为50多个部门(单位)提供1000余台信创云主机服务。依托政务云部署多云纳管平台,实现政务云与城市感知云、数智警务云统一监管。完善政务云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远程检查3次、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1次。二是加快算力设施建设。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入运营,是省内首个E级高性能智算集群。全市在用数据中心40家,25家获评省级3A级以上,争取省级奖补资金1430万元;在用标准机架数11.98万个,算力总规模4568PFlops,其中智能算力3877PFlops;市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建成上线。积极推进“大模型创新工厂”建设,市“一站式AI服务中心”正式上线运行。三是推动城市数据网建设。城市数据网与市级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与工行、农行等企业开展交互试点。

七、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提升。一是承担省考核工作方面。承担的数字政府建设各项省考核任务均已完成,预计全省排名保持第1位。二是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征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清单24个,10项标准入选数字强省标准建设立项名单,位居全省第一。三是招商引资方面。与极视角等多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全年开展招商引资保障服务10余次。中科曙光项目签约落地,中移齐鲁创新院共建协议正式签署。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4个试点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近9000万元。策划包装2025年度项目7个,总投资70余亿元,预计明年完成投资额列全市政府部门第3位。四是国防动员工作方面。编制完成大数据局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组建专业保障队伍,提升应战应急和服务能力。五是消费环境建设方面,按需做好数据共享支撑,协助市场监管局开展“放心消费在济南”宣传活动。六是支持自贸区建设方面,持续推进落实承接试点任务,提报改革创新案例3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新模式案例被评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七是其他方面。组建数字化改革专项学习专班,沉浸式专题学习杭州市数字化改革经验做法,学习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认可,以简报形式印发全市学习借鉴。制定数据官制度系列文件,建立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官工作队伍,组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6期,助力部门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年”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大数据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大数据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