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大数据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大数据工作开展,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对照《济南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指标任务责任分工》确定的指标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累计开展督导检查3次。
(二)严格落实集体学法制度。落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数字济南建设提供法治保障。2023年,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法治专题学习5次、党支部学法3次。
(三)执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强化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本单位、本领域法治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全力推进本单位、本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健全和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制度作为深化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度述职内容。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履行职能,全力保障大数据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完成群众使用频率最高的120项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应用;更新发布五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实施清单,14798个事项实现证照证明“免提交”。相关做法入选中国信息协会“2023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中国电子商会“2023 年度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案例)”“2023年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成果推荐目录”,并被省《政务信息》专报刊发。二是深入推进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改革,全市5910项机关事项上网运行,其中高频通用事项1886项。济南市数字机关“一次办成”改革荣获2023年度中国数字政府数字治理十佳创新案例,形成的数字时代机关运行新模式。“公务员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先后获评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和数字政府“创新示范应用”。三是进一步提升移动政务服务水平。上线公积金提取等20项民生“关键小事”应用,“爱山东·济南分厅”累计上线应用服务2100余项。加强“鲁通码”应用推广,实现17个政务服务大厅、500余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扫码办事,市图书馆、42个泉城书房扫码借书,9个景区扫码入园,3700余个酒店扫码入住,20余个市属医院、20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扫码就诊,市民乘公交、坐地铁扫码出行。四是打造数字化便民应用场景。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户政、社会救助等领域,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特色示范应用场景,创新打造“数据直通车”,帮助民政局、人社局实现困境儿童精准识别、就业援助资格核验等45项功能应用。在全国首次通过申请国办数据精准授权试点,打通教育部学籍数据,有效支撑了16万青年人才畅游济南。我市创新开展精准授权与可信存证的数据共享应用是全国首个落地的精准授权共享应用场景,并在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政务数据共享推广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发《济南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细则(试行)》《济南市政务信息系统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为大数据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国首次以政府令形式出台《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项目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评为“2023星河案例——数据要素流通标杆案例”。起草《济南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审核政务信息化项目140余个,审减资金6.5亿余元。
(二)强化制度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一是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认真学习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济南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南》等法律规章,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项目资金、人事变动、重大项目等重大决策,经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认真执行合法性审查制度,研究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确保重大行政决策权限合法、实体合法、程序合法。同时,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起草《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在政府网站面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2023年,我局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及时与律师合作单位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固定法律顾问2名,设立公职律师1名,在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文书合规性审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审核法律文件28次,并以微信、电话、当面沟通等方式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出具合法合规性审核意见书10次,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有效保障了相关工作的合法、规范。三是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务公开要求纳入工作程序,深入推进权力阳光运行,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助推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我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9条。
(三)加强普法宣传,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学习宣传活动。制定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普法责任清单,邀请济南市习近平法治思想济南律师宣讲团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次。同时,抓住“3·15”“12.4”等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干部学法用法,开展“宪法的力量——我在做”“法连巾帼连万家”“法治拥军”等集中法治宣传公共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宪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治集中学习2次,“鲁法护苗”《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普法标题知识竞赛和宪法知识网上竞赛活动2次,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扎实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培训考试,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新录用公务员、新提拔任用干部的法治培训,按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完成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新提拔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考试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大数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意识。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相比,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普法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干部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
四、2024年工作打算
(一)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将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全局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全局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能力,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养成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保稳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学习。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的各项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重点学习宣传《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与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并及时做好新出台的法律普法学习工作。抓好“关键少数”,坚持把宪法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党内法规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努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全面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依法行政、合同审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审查、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的作用,为领导决策和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规范合同、协议的审核流程,有效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