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大数据局以“数字济南”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坚实数字基础、高效数字政府、智能数字社会为重点,制定出台《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等文件,持续推动数据创新应用实现新突破,数据开放和泉城链、可信身份认证、不动产业务掌上办理、掌上亮证等场景应用继续走在前列。
一、数字基建更加牢固,数据应用基础实现新提升
1、进一步提升政务云网支撑能力。全市政务上云率实现100%,电子政务外网实现部门、区县、街镇、中心社区全覆盖;完成城市大脑底座平台一期和统一政务区块链平台建设,部署市交通大脑、一体指挥平台、齐鲁卫星数据服务等应用系统,构建“一云多平台”创新模式,荣获“未来运营领军者”奖项。
2、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资源体系。济南市被评为2021年数据开放标杆城市,位居全国开放数林标杆城市第5位、副省级城市第2位,其中,数据数量、数据质量、数据规范和开放范围等数据层指标位居全国第一,连续3年荣获全国“数开成荫”奖。
3、进一步推进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基本实现视频指挥、现场调度、实时监控、疫情防控四大功能,相关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4、进一步加快数据要素流通。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数据资源登记和交易流通试行办法》,建成数据资源登记系统,积极探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努力打造数据登记和流通典范,推进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
5、进一步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型数据中心试点创建,积极争取省级财政用电补助总额1894万元,占全省数据中心用电补贴资金的60%以上,数据中心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6、进一步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构建形成“数据安全监管平台+政务云密码体系+‘泉城链’平台”的“三位一体”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相关做法入选杭州“西湖论剑”十大新型智慧城市案例。
二、数字政府更加高效,营商环境实现新优化
1、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完成“一网通办”总门户改版上线,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可网办事项网办率达到99%以上,“一件事”服务专区全链条网办事项达到308项,归集上传省平台办件数据6000余万件,均居全省前列。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评价位居全国337个城市第9名、333个副省级和地级城市第7名,其中政府互联网服务供给能力指标位居全省首位。
2、提升“掌上办”水平。拓展“爱山东·泉城办”应用,在国内首创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业务全链条掌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无犯罪证明等证明掌上开具和电子不动产证掌上亮证,在全省率先实现公积金查询和提取掌上办理,获评“2021年度电子政务典型案例”“2021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奖”。
3、提升“无证明城市”建设水平。实现31个领域的办事事项免跑腿,42个市级证明事项网上开具,18项市级高频证明可在“泉城办”APP掌上办理,累计减少纸质泛证明材料1200多万份;在热点领域开通运行22个高频可信身份认证应用和32个高频电子印章应用,提供服务1200万次以上,市政务服务大厅70%“一窗办理”事项实现亮码可办,公安、人社、公积金等业务实现“一章通办”;在9个区县试点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同步推出85个政务服务应用事项。
4、提升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改革水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市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服务平台荣获“2021政务服务最佳创新应用奖”。。
三、数字社会更加普及,智能应用场景得到新拓展
1、全国首创泉城链政务数据可信共享新模式得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高度评价,荣获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已以市政府名义向中央网信办申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目前,已在驻济金融机构推广,上线金融服务产品18个,授信额度近50亿元,并在司法公证、政务服务、社会应用等领域落地应用,省会城市经济圈(黄河流域)等省内14个城市开始复制推广。
2、“保医通”服务平台拟在全国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保医通”服务平台,7家主流保险机构的30余款商业医保产品实现无纸化、线上化快速结算,最快赔付时间为2分钟,国家、省医保局明确要求试点推广。
3、全省率先打造“卡码联动”智慧出行新示范。创新联通电子健康码与济南200余万实名公交卡数据,实现“卡码联动”、自动核验,被省自贸办列入拟在全省复制推广的候选改革试点经验。
另外,社区长者助餐、退休静默认证、老年免费公交卡免年审、机场老年身份证联通健康码、“泉城码”卡码联动等一批便民利民场景被央视新闻专题报道。